中國式中產:邁向“精神”升級演繹五大趨勢
時間:2014-05-21 17:39 閱讀:1756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中國式中產與西方“有錢有閑”的中產階層不同。中國式中產面臨很多的職業壓力或者時間精力的限制,還在邁向“精神中產”的途中,在休閑消費上還沒有變成常規化的、規律性的消費,各方面的表現都具備一定的中國式特色和趨勢。
趨勢一:中產階層難解休閑悖論,“有錢無閑”矛盾日益凸顯
目前,我國公民已享有法定假日114天,中國人有1/3時間是在休閑中度過。在中國“中產階層熱”不斷涌動的同時,“休閑熱”也同樣在國家積極的推動下日趨興起。目前我國的“十一”黃金周的旅游消費中,中產階層無疑是其中的主要力量。
當人們“跑步進入”中產階層時,真正的休閑生活能“跟上趟”嗎?
調查顯示,2012年近五成的中產階層精神壓力對身體健康有極大或比較大的影響,與此同時,2010-2012年,中產階層的精神壓力普遍上升(參見圖1.1)。在這樣的壓力與焦慮下,中產階層的休閑生活充滿矛盾和悖論。隨著階層上升,成就動機也更強(參見圖1.5),他們永遠放不下工作,休閑和睡眠時間反而越來越少(參見圖1.3)。然而,隨著階層上升,他們更渴望休閑,向往西方發達國家悠閑浪漫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見,中國的中產階層的生活本身并不西方中產那樣輕松,他們并不是有錢有閑一族,而是精神壓力很大的人群。他們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希望事業有成,同時又向往浪漫休閑。
目前,對于中產階層家庭而言,限制他們更廣泛的休閑消費的已不僅僅是,或者說,不主要是經濟問題了,時間與精力才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們出游一方面是為了消費與享受,但同時也是對繁忙工作的一種暫時逃離,是把自己從緊張的工作壓力與都市生活中短暫地解放出來。因此,釋放、減壓是他們最大的需求,而且會越來越明顯。
趨勢二:各項休閑活動支出普遍攀升,旅行花費增幅最大
休閑消費的出現與不斷增加的趨勢是城市中產階層追求生活質量的主要表現之一。我們在對城市中產階層的調查中,發現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在休閑時所從事的活動總是要與花錢聯系在一起,并且隨著生活與工作壓力和人們追求生活質量的要求的增加,休閑在中產階層家庭消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2010-2012年的調查顯示,中產階層各項休閑活動花費普遍上升。其中,旅行和文藝活動上的花費增幅最大,相比2010而言,中產階層2012年人均旅行和文藝活動支出30%,其次是運動健身(增長22.5%),美容支出增長18.1%,休閑外用餐支出增長10.4%(參見圖2.1)。
就不同類型的休閑活動支出額度比較而言,高到底依次是:旅行、運動健身、美容、文藝活動、外用餐(并且在男女、各個年齡階段、階層排序、不同城市界別皆如此)(參見圖2.1)。
在各項休閑活動上的支出,隨著階層上升和城市級別上升而上升。與此同時,健身、美容、文藝活動的支出隨著受教育水平上升而上升,并且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中產在各項休閑活動上的支出均高于其它學歷的中產。(參見表2.1)
注:運動健身包括健身房健身運動和購買運動產品支出,文藝活動包括現場觀看文藝活動、購買磁帶/CD/DVD等電子出版物及購買書籍的支出。
數據來源: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中國新富市場與媒體研究,即H3,2010-2012.研究對象:WI1-4,樣本量=9243
旅行運動健身美容文藝活動休閑外用餐
Total196825213396534991337
社會階層中產入門級154764079348826601197
中產精英級240695795424738041533
中產頂尖級339877983516059251736
城市級別一線城市219765348406637611428
二線城市1626749150380230991205
受教育程度高中/中專及以下197404510307329661360
大專高職178674725378831481374
大學193525160400535021313
碩士及以上2557163604287411501398
數據來源: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中國新富市場與媒體研究,即H3,2010-2012.研究對象:WI1-4,樣本量=9243
趨勢三:出境旅游漸成氣候,費用和時間仍是最主要考慮因素
在對于中產階層的一些形象描述中,旅游是一種對生活品味的追求象征。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中產過去一年外出私人旅行,并且人數也不斷增加。與此同時,近三年來,中產階層旅游花費也普遍增長,其平均支出從2010年的15163元到2012年的19682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不同距離而言,境外游增長最快(2010-2012年增長13%),三成以上的中產2012年曾經出境旅游,并且44.9%的中產在未來一年有出境旅游計劃,境外游市場潛力巨大。對于中產而言,香港(48.5%)、澳門(31.4%)是中產境外游的首選,而距離較近的日(26.9%)、韓(18.9%)、臺灣(15.1%)、泰(8.9%)等亞太地區也更受歡迎(參見圖4.3)
20102012增長
Total15,16319,6824,519
中產頂尖級24,35333,9879,634
中產精英級18,87624,0695,193
中產入門級11,89715,4763,579
數據來源: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中國新富市場與媒體研究,即H3,2010-2012.研究對象:WI1-4及過去一年外出旅行過,樣本量=8588.
當他們選擇出境旅游時,成本和預算、行程和假期之間匹配是他們最首要的考慮因素。與此同時,氣候環境、安全性、辦理手續方便性、優良休閑設施及服務也是越來越多的中產的考慮因素(增長比例均超過10%)。此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中產為了“享受購物樂趣”、“體驗新奇和冒險刺激”和“觀看體育賽事和科技展覽”出境旅游。這意味著中國的中產出去玩不是為了增長見識,豐富自己的精神層面,而是為了發泄、釋放,短暫的逃避工作。
不同層級的中產人群亦有明顯差異。入門級中產則在平衡時間和經濟上的矛盾上考慮更多,而中產頂尖級在“觀看重大體育賽事/科技展覽”、“探親訪友”、“體驗新奇和冒險的刺激”、“享受購物的樂趣”的傾向性上更強,顯示出更多對精神層面享受的期待。
無論國內旅游還是出境旅游,人們越來越希望遠離“麥當勞化的團隊旅游”,而“喜歡自主安排時間和行程”(占83.6%,2010-2012年增長5.8%),出境旅行時也越來越多人會考慮“自助旅行易于安排(機票和酒店住宿)”(占比19.4%,2010-2012增長了7%)。
趨勢四:定期運動健身逐年下降,高投入時尚運動備受親睞
中產階層健康意識逐年上升,但實際參加運動的人數卻逐年下降(參見圖2.2)。但就2012年數據顯示,僅有55.7%的中產每周運動健身,21.8%的中產從不運動。與此伴隨的是,不參加運動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人們平均運動頻率也逐年下降。
健身房健身作為一種時尚運動休閑,逐漸成為中產階層的日常生活方式。中產階層中約有四成定期去健身房健身,并且78.6%的人過去一年購買過專業運動用品和衣服鞋帽。而定期去健身房健身的人數及支出、購買專業運動用品的比例及支出皆隨著階層上升而上升。
頂級中產基本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健身習慣,投入和參與度都逐年上升,與此同時,他們在健身房健身和購買專業運動用品和衣服鞋帽等方面花費遠遠高于入門級和精英級,顯示出極大的市場潛力。但精英和入門級中產的習慣尚不穩定,有一定的隨意性,但支出也是上升的,健身習慣還在過程中。因為資產越少的人壓力越大,越忙,越容易面臨平衡的問題。
趨勢五:男性也“愛美”,男性美容市場潛力巨大
愛美意味著中產開始關注個人形象了,展示自己的修養和氣質。
走在世界潮流尖端的歐美等國家,專業男士美容院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男士下了班去做Spa或者面部護理是像去做運動一樣平常的事情,而大多數中國男士會覺得不好意思走進美容院或Spa館,即使去往往也是為了陪太太或女朋友。
近期調查顯示,許多男性的美容意識開始萌芽,男性美容院的理念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接受。盡管定期去美容院做美容的人群仍以女性為主(2012年男女比例為18.3%:81.7%),但男性中產人群近三年來增長極為迅速(增長率為4.8%),并且他們在美容上平均花費的增幅高達30%,遠高于女性,由此可見,男性美容業發展潛力巨大(參見表4.1)。
把握男人形象提升的關鍵時期,是美容業擴大市場的關鍵。18-39歲中青年男性定期去美容院做美容的人數更多,花費也更多,并且增長明顯,顯示出極大的市場潛力(參見表4.2)。
與此同時,中產頂尖級和精英級有著極大的消費潛力,他們的經濟基礎更好,愈是事業有成的男性,愈關注自己的面子和形象。其中,頂尖級中產的表現尤為突出,三成以上的頂級中產已將定期養護視為一種生活習慣,也更愿意消費(其美容花費2010-2012年增幅超過40%),是美容院主要的服務對象。而年輕、中產入門級、二線城市市場人口基數大,有遼闊的市場可以開發,但美容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不夠成熟,參與度不高,仍需要大力培育。
男性美容的興起體現了人們對放松身心、健康與美、提升生活品質的消費需求,相信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男性的美容需求被激活,男性美容院也會隨著男性美容的興起而日漸擴大。
趨勢六:文化上追逐精神“中產”,亦享受視覺盛宴
中產階層在休閑活動中,不僅僅享受消費,也重視文化資本的提升。因此,在工作之余,參加各種培訓、閱讀圖書是中產階級群體重要的生活內容。
調查顯示,74.1%的中產過去一年購買過圖書,平均支出為557,比起2010年,平均花費增長22%。大約有30%的中產階級在2012年參加了教育培訓,比2010年增長8.9%,其中男性、年齡在18-39歲、精英級和頂尖級、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工作在一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參加教育培訓的情況更多見。中產頂尖級在教育培訓上的需求增長極快(2010至2012的增長率達到25.9%),有著極大的市場潛力。
2012年,有60%以上中產會選擇到現場觀看文藝活動(相比2010增長12%),而平均文藝活動花費的增幅也達到32.6%?,F場觀看文藝活動以年輕化、高階層、高學歷傾向性較為明顯。到現場觀看文娛活動人群比例,隨著年齡上升而下降,亦隨著階層和受教育程度上升而增加。男性、年齡在30-39歲、入門級和精英級、工作在二線城市的中產人群比例及其投入正在更加快速地增長,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一方面,中產階級有向上躍升愿望和地位憂慮,這就促使他們有較強的學習動機,以提升文化資本競爭優勢。中產階層特別是正處于地位上升時期的群體或階級對于高雅品味更感興趣,更為強烈的關注和學習品位。另一方面,則是想顯出一種身份的區隔,不僅區隔與其他階級,特別是下層階級,同時也是內部不同群體的區隔。在深訪中我們發現,許多中產階層自認為“比富人或其它非中產更有優勢的地方,那就是文化品位”。
小結:
中產階層的消費超越了傳統的生存必需型消費為主的消費模式,他們更多的消費活動也越來越具有了休閑和享受色彩。在休閑意識與各類休閑項目的消費上,特別是高投入的享受型消費,隨著階層上升而上升,并且精神享受型消費也不斷延伸。入門級中產階層的享受型消費是有限的、或者說是有節制的,雖然他們的收入不菲,但顯然還不足以支持他們的欲求,二來他們的工作壓力與時間也構成一定程度的限制,休閑消費習慣尚未完全成型。他們的娛樂、休閑消費在一定程度上,與其說是一種享受,還不如說是對單調與緊張生活的調節。如旅游的購物、屬于娛樂型而非文化型,健身的習慣并未穩定,具有反復性等。
而那些具有一定財富基礎的頂尖級中產往往在休閑生活上擁有更大的自由。中產頂尖級具有財力和需求優勢,他們更懂得享受高質量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也更為穩定,他們更積極并更廣泛的尋求各種時尚休閑方式。
總之,中國中產階層追逐向“精神中產”升級,演繹了以上種種消費趨勢,這些發展趨勢將為正在興起與擴大的服務業帶來極大的市場機會。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