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門票銷售火爆 杭州亞運會已售出305萬余張門票
時間:2023-10-07 15:10 閱讀:587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從9月9日至10月6日,杭州亞運會已按照賽時模式運行近一個月,共舉辦比賽5295場,已產生432枚金牌,累計打破世界紀錄15項、亞洲紀錄28項、亞運會賽會紀錄150項。
賽事門票銷售火爆,截至7日上午已售出超過305萬張門票,票務收入超6.1億元,觀眾上座率超92%,其中10月1日為峰值,有29萬觀眾赴現場觀看比賽,其他時間觀賽人數也在20萬以上。
中國的體育產業剛剛起步,發展潛力巨大,增長空間廣闊。隨著中國體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體育俱樂部也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在未來幾年,體育俱樂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推動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
在中國,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排名前一百的俱樂部中,體育行業和商務服務業的俱樂部數量最多,占比超過50%。這些俱樂部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這兩大城市,反映出這兩個城市的經濟活力和市民對健身的高度關注。
中國的健身會員數量增長至7531萬,同比增長6.89%,體現出國人對健身的熱情持續上升。運動鍛煉身體的人口滲透率達到了5.37%,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加入運動俱樂部,尋求更專業、更系統的鍛煉方式。
體育賽事行業分析
近期,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關于恢復和擴大體育消費的工作方案》,從加大優質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豐富體育消費場景等方面提出16條舉措。
2023年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展期間,體育大生意與英國極限國際、法國WAVELANDES、航天愛斯諾等高層對話,傾聽一線企業助推中國體育消費發展的聲音。
法國WAVELANDES創始人兼CEO Norbert Ducrot介紹,全球約有3500萬沖浪愛好者,項目年增速達10%。作為歐洲沖浪大國,法國每年吸引150萬沖浪客前去體驗。
2023年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項目,支持各地加快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體育設施建設進度。未來國內居民消費從基本消費、功能消費逐步過渡到健康消費、體驗消費,體育消費受益明顯,預計2027年中國體育產業總產出為8.61萬億元,同步增長23.4%。
體育賽事面臨著深刻且復雜的諸多變化。回望2021年,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杰認為,這一年已成為行業重要“拐點”,從這一年開始,體品行業正進入“新變局時代”。
體育賽事,一般指比較有規模有級別的正規比賽。目前全球規模大、影響力大的體育賽事有世界杯、奧運會、一級方程式賽車、NBA。以及各類洲際體育賽事和各單項體育組織的世錦賽等,國內也有專門的體育賽事直播網站,每周進行體育賽事直播,比如新浪、網易、優酷等,近來也有專門收集NBA,CBA,中超,意甲,法甲,德甲,西甲,英超,聯盟杯,歐洲冠軍杯,世界杯,歐錦足球賽,斯諾克比賽,國內外兵乓球賽,足球熱身賽,南美洲足球比賽等賽事的媒體。
在產業鏈方面,體育賽事服務行業產業鏈包括上游市場主體賽事IP所有方以及下游的消費者。具體流程:賽事服務代理方獲得上游體育賽事IP的運營權后,可向下游媒體企業、票務公司、衍生品銷售平臺和賽事IP開發平臺分別出售轉播權、票務銷售權以及商業開發權,最后通過消費者實現體育賽事IP的變現。
無論是從微觀消費行為的改變,還是從宏觀消費動能的改變來看,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內部裂變皆在為未來的高質量發展積蓄巨大能量——消費新需求對企業軟硬件雙向升級的需求提質,場景化加速了行業的“白熱化”競爭,加快了企業在智能化領域針對消費者心智開啟的“高地爭奪戰”
從國內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進程看,賽事運作經歷了從政府包辦運作賽事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賽事,再到政府參與、市場運作賽事的漸進過程,政府在賽事商業化運作中的角色和作用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外部市場化力量的參與程度逐步提高。
從盈利模式來看,體育賽事商業化運作主要是通過四個途徑來獲取最大經濟利潤,主要包括轉播權銷售、商業贊助、門票銷售以及特許經營。
體育賽事轉播權銷售:賽事運營商需要根據比賽的性質、受眾群體特點等因素尋找合適的轉播機構,轉播權銷售價格由賽事自身的影響力而定,通過雙方協商購買或公開招標等方式銷售。
體育賽事商業贊助:尋找潛在的賽事贊助商是賽事運營的重要環節,根據賽事的類型和規模,可將贊助商劃分為冠名贊助商、主贊助商、次級贊助商、供應商等,潛在目標主要包括比賽項目相關體育用品企業、受眾群體與定位契合度較高的企業以及賽事參賽運動員代言的產品企業等。商業贊助的獲取難易以及贊助規模與賽事的受眾規模密切相關,受眾規模及影響力越大,贊助資源也會越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0.5%,戶外用品呈現消費升級趨勢。
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并明確提到,以籌備北京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實現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到2025年,中國冰雪旅游人數將超過5億人次,國內冰雪旅游收入將超1.1萬億元。
《中國體育賽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體育賽事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行業投資價值。
體育賽事行業研究報告中的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體育賽事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狀況等。報告中主要運用圖表及表格方式,直觀地闡明了行業的經濟類型構成、規模構成、經營效益比較、供需狀況等,是企業了解體育賽事行業市場狀況必不可少的助手。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