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規劃
時間:2020-09-28 22:51 閱讀:1070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陳杭)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楊浚27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北京編制了《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專項規劃》(下稱《專項規劃》),明確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發展目標:到2035年,將北京建設成為承擔中國重大外交外事活動的首要舞臺、引領全球科技創新和交流合作的中心樞紐、展現中國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重要窗口、彰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能力的國際交往之都。
《專項規劃》提出了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戰略任務,即更好履行“都”的職責擔當,超前謀劃“城”的發展,更好履行提升服務國家總體外交的能力和水平,滿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國外交的服務保障要求,為落實首都“四個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撐,積極發揮向世界展示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的首要窗口作用。
據楊浚介紹,《專項規劃》立足強化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國家高端要素集聚承載、北京開放發展動力支撐、城市對外交往示范引領的重要作用,統籌各方面國際交往功能的需要,完善國家交往中心功能體系,延承歷史格局,拓展新興承載空間,構建了“一核、兩軸、多板塊”的空間格局。
“一核”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是開展國家政務和國事外交活動的首要承載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
“兩軸”為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國際交往功能的集中承載區,是體現中華文化自信和大國首都形象氣質的代表地區。
“多板塊”是拓展豐富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的承載空間,是多維度、全方位展現北京國際化大都市形象魅力的亮點板塊。
同時,《專項規劃》強調加強國際社區、涉外教育、醫療服務、防疫檢疫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方位提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構建輻射區域、高效便捷的交通體系支撐保障。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